何江:在"以诗为媒 共绘丹东"活动上的讲话

丹东 更新于:2025-10-23 13:17
  • 静谧而安静



    在"以诗为媒 共绘丹东"活动上的讲话

    (2025年10月18日)

    何 江


    尊敬的李永国书记、丁威市长、各位诗友、朋友们:

    大家好!


    在充满诗意的秋天,我们相聚在边境名城丹东,共同迎来了这次创作交流活动。我代表中华诗词学会,代表周文彰会长,并以我个人的名义,向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诗友、各位嘉宾以及朋友们,表示最热烈的欢迎!向莅临和支持本次活动的凤城市委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!尤其是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的创办者、总编章雪芳女士,不辞辛苦,精心策划,多方协调,无私奉献,在辽宁举办了这次采风创作活动,为此,我向章雪芳总编表示由衷的敬意!


    在全国各地的讲话中,我从来没说过以我个人的名义,这次这样讲,是因为我是辽宁人,算是地主吧。作为地主,我对本次活动非常支持。8天前,辽宁省诗词协会在沈阳成立。邢涛涛会长和几位丹东的诗友参加了成立大会,并且,邢会长在会上被选为省协会的副会长。在座的徐长鸿老师也参加了成立大会。我在讲话中引用了周文彰会长的观点,活动是诗词组织的生命。我在中华诗词学会工作8年,从全国诗词组织活动上看,我的感觉是,华东第一,华南次之,然后是华中、华北、西南、西北,最后是东北。


    这次,在辽宁举办这样一场全国性的诗词活动,我是一定要参加的。今天,我原定是参加敦煌的一个全国诗词朗诵表演活动。敦煌市委发了函,我也答应了。为了这次丹东活动,我费了好一番口舌,跟对方说了很多抱歉的话,才推辞过去了。


    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创立9年以来,始终坚守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的初心与使命,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。平台每天坚持推送3 - 4篇诗词相关内容,从未间断,至今已累计推送约数千期,在公众号、搜狐新闻网、今日、都市、华人号、百度、腾讯客户端、360图书馆等10多个主流平台同步发布,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诗词传播矩阵,极大地提升了诗词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。


    “小楼周刊”以周刊的形式定期刊登诗词新作,迄今已推出三百多期。“每周试玉”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名家,对周刊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入点评,为创作者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,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创作水平。多年来,经“小楼听雨”推出的诗人已有数千人之多 。“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”就是由今天在座的钟振振教授亲自为诗词爱好者答疑解惑。


    “人间要好诗”诗词大赛,每届参赛人数都数以万计。平台还与多家省级诗词组织合作推出专栏,促进了不同地域诗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。这是周文彰会长的诗词“破圈”理论的具体实践。鉴于上述成就,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已连续两年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“年度最活跃诗词公众号”。5天前,我与章雪芳共同参加了在福建举行的“海峡诗词论坛”,章雪芳还有一个职务,海峡诗词研究院副院长。在座的钟振振先生和杨逸明先生都是该院的顾问。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在妈祖故里,国家5A级景区湄洲岛上设立了创作基地,章雪芳为基地揭了牌。将来,各位诗友可以在岛上采风,创作。


    这次,章雪芳总编组织的丹东活动,不但请来了全国的诗词名家,还请来了钟振振先生、杨逸明先生、徐长鸿先生为本次活动助阵。这是对辽宁诗词组织和辽宁诗友的鼓励,助力,鞭策,引导。希望辽宁的诗词组织,以本次活动为契机,真正把活动作为诗词组织的生命,千方百计,调动千军万马,激发千家万户投入到诗词创作和诗词活动中,利用各种条件,团结各界人士,调动各方力量,采取各种方式,开展各具特色的诗词活动。从各级基层诗词组织活动,破圈到全国性的诗词活动,为辽宁诗词活动打一场翻身仗。


   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,《小楼听雨》这次选择在丹东活动,是因为这里是祖国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,具有悠久的历史,独特的魅力,深厚的文化底蕴,秀美的自然风光。它与朝鲜隔江相望,鸭绿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,蜿蜒其间,见证着两岸的历史变迁与友好往来。鸭绿江断桥,那斑驳的钢铁身躯,承载着抗美援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每一寸钢梁都仿佛在诉说着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,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。我想第二个原因是,丹东有一位想干事,能干事,干成事的会长,邢涛涛。


    大梨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,将田园风光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,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,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与人民的勤劳。凤凰山,以其险峻奇秀而闻名,山上奇峰异石林立,古木参天,云雾缭绕,宛如仙境一般。


    虎山长城,作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,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屹立不倒。它宛如一条巨龙,盘踞在山峦之上,俯瞰着这片广袤的土地,向人们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坚韧。就全国而言,人们都知道东起山海关,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,却很少有人知道,丹东也有长城。而且它的意义和贡献,与万里长城是一样的。


    今天,我们齐聚丹东,就是要请各位诗词名家,用诗词的笔触,描绘丹东的壮丽山河、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,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词作品。以诗词为媒介,宣传丹东,赞美丹东。


    今年,是《十四五时期中华诗词发展规划》的收官之年,也是“诗词精品年”的收官之年。周文彰会长说,精品是创作的生命。我相信,各位诗词名家,一定会用精品展示丹东,展示诗词的魅力,展示自己的才华。作为诗人,就应该拿诗说话。只要我们的作品够精彩,笔墨够浓,就一定会成为传世之作,就一定会在中华诗词发展史上,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争得一席之地。


    让丹东的美融入到诗词之中,让丹东的形象通过诗词传播得更远、更广。

    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!祝愿各位诗词名家笔酣墨饱,诗作丰稔!祝丹东的各项事业繁荣发展,一路辉煌!

    谢谢大家!



    左一:邢涛涛(丹东市诗词学会会长)

    左二:丁威(凤城市副市长)

    左三:江岚(《中华辞赋》编辑部主任)

    左四:杨逸明(中华诗词学会顾问)

    左五:钟振振(中国诗词大会总顾问)

    中:何江(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)

    右一:何其三(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评论委员)

    右二:章雪芳(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主创人兼主编)

    右三:李永国(凤城市委副书记)

    右四:兰宁(丹东市文联副主席)

    本次活动主办方:

    左:章雪芳(《小楼听雨》诗词平台主创人兼主编)

    右:邢涛涛:(丹东市诗词学会会长)



    何江 号东去轩,1957年出生,辽宁省营口市人。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,中华诗词十大导师。


















    编辑/章雪芳 审核/邢涛涛 校对/冯 晓

    摄影/姜学敏、邢春明、张炜、许聪等人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