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班牙85三江鸟
从地图上看,辽宁省的沈阳、大连、丹东三个城市之间呈现的是一个三角形,沈阳位于辽宁中部,大连地处辽南,丹东则位居辽东。其中沈阳到大连的这条边最长,丹东到大连次之,丹东到沈阳的距离最短。三个城市的居民往来频繁,不少人在两个城市都有房,可以说是辽宁的金三角。
讲述者是一位经常在沈阳、大连、丹东间奔波的乘客。说起大连北站的事,他今天就遇到一件让他直皱眉的状况,一进站就被告示牌搞得云里雾里,心里直嘀咕。这人平时也算见多识广,可这一出还是让他有点无奈:电子屏上写的终到是沈阳,检票口排在13A、13B,旁边的班次却又标注“途经丹东”,把人看懵了。他掏出手机对比余票信息,APP上明确写着这是始发到丹东的车,随即又在站台听到工作人员的广播播报,但广播语速快,听得他更糊涂了。
他拖着行李沿着人流往检票口移动,周围乘客也在低声议论,有人翻着票问站务,有人直接走去问工作人员,但得到的答复总是含糊其辞。站务人员耐心,但表述方式偏官方,像背稿一样,说“终点为沈阳,经停丹东”。这就更尴尬了——明明是从大连出发只想去丹东的人,看到“终点沈阳”谁不会犹豫?他挤上车后,车厢里的人也有不少疑惑的眼神,孩子抱着玩偶打瞌睡,老人低头翻看时刻表,大家都在用手机核对车次和中途停靠信息,这种不一致让本应顺利的出行多了几分杂乱。
回想整个过程,他觉得问题不在于工作人员的态度,而是在于信息展示的逻辑欠妥。站台的电子大屏和站内的指示牌如果能在发车阶段优先显示“始发——到达首站(经停说明)”,比如写成“大连北始发,经停丹东,终到沈阳”,或者在检票口临时醒目标注“当次首停:丹东”,乘客的判断会直观很多。再说,现代手机APP和站内显示应该同步,别让人在车站里像接力赛一样反复核对同一趟车的信息,他当时就想,做个小改动会方便多少人啊。
他并不是要大发牢骚,只是觉得事小心累,大家都忙着赶路,不想在站台上多耗脑子。出行本该是件轻松的事,别把简单的路径弄得像绕口令似的。要说改变,很简单,先改显示逻辑,再加强临时提示,让信息和直觉一致一些,好让人少点误解,少点慌张。站牌就不能按当日始发目的地来显示吗?

